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校村携手谋发展 文化赋能促振兴 ——浙江树人学院助力吕家埠村打造新时代乡村文化样板

发布时间:2025-03-26   作者:朱振(村宣传推送人)   来源:艺术学院    浏览量: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文化的力量愈发凸显。3月24日,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郑桂玉教授带领团队走进吕家埠村。吕家埠村党支部书记吕森龙和副主任赵洪翔全程陪同郑教授一行。通过此次深度校村共建的文艺活动,为吕家埠村注入文化活水:以非遗传承和红色基因激活乡土文脉,以数字赋能创新文化载体,协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样本。

自2009年起,吕家埠村便坚持每年举办传统文艺活动。如今,第十一届传统文化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次,“首批绍兴市文化特派员”走亲活动,不仅是文化送下乡,更是一次校村之间的联姻。郑桂玉教授协同学校资源,为吕家埠村带来了多个部门的资源团队,有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林峰,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曾晓江,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系主任胡巧红副教授,校体美劳中心竞训分中心副主任朱华敏副教授,他们分别带学生团队一行共24人,将学校的特色文艺展演、动漫插画团队、融媒体团队融入到乡村文化艺术节,实现传统戏剧与现代舞蹈、非遗文化与红色基因、乡村文化与高校艺术的完美结合,为文化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青春色彩。

体美劳中心朱华敏副老师带领的学生艺术团,以“红色娘子军”为主题创作的舞蹈表演,巧妙地将吕家埠村的红色基因与现代舞蹈艺术结合,吸引了众多村民的目光,成为文化节上的一大亮点。年轻人的创意与活力,为传统的文化节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体验,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同时,郑桂玉、林峰与胡巧红三位老师,带着学生设计团队,针对主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赋能之实践研究——以吕家埠村的红色革命故事为例》,又一次展开深入调研,挖掘中共虞北第一支部纪念馆的红色革命故事,以插画和文创设计形式呈现出来,将为村庄的文化艺术建设注入了新理念,与吕家埠村共同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文化探索之旅。

此次活动受到了吕家埠村党支部书记吕森龙和副主任赵洪翔及张文的热情接待。在他们的陪同并详细介绍了吕家埠村的革命历史故事和红色基因。这些故事不仅是村庄的历史财富,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资源。

在活动进入尾声,文化特派员郑桂玉教授在一个大树底线,为吕家埠村村民及崧厦街道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两山理论”宣讲活动。郑教授与他们促膝相谈,讲述着“两山理论”以来这二十年百姓身边能感受到的生态环境变迁故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百姓切切实实的体会到,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科学论断。二十年来,凭借持续不断的绿色生态建设,我们成功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老百姓筑牢了物质生活保障。

郑老师巧妙结合实际案例,让晦涩的理论变得鲜活。她还将 “两山理论” 延伸至文化强省建设层面,向乡亲们阐释党和政府、街道及村委为百姓办实事的坚定决心,倾听村民们对文化建设的期望和建议。在交流中,也感受到百姓大爷对政府和村领导的关系非常满意,感受到乡村越来越美丽,村民生活也越来越富足,百姓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

此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郑桂玉带领团队的走亲活动,为吕家埠村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方向。通过这场校村联动的文化实践,上虞街道和村委非常满意,认为学校为他们创新了传统节庆的表现形式,更构建起产学研用贯通的乡村文化振兴生态链,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文化赋能"样本。相信通过这次校村携手,非遗文化与红色基因会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传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吕家埠村将在文化赋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振兴。

摄影与编辑:朱振(村宣传推送人)

审核:张文(村文艺宣传秘书)、胡巧红

终审:吕森龙(村书记)、郑桂玉

上一条:艺术学院召开高水平科研项目辅导会议,助力科研能力提升

下一条:艺企共进,职通未来--艺术学院与万达广场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关闭

Copyright  © 2018艺术学院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15558号-5

手机版